欢迎您广东省河南商会的朋友!
官方小程序
官方微信
APP下载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商会活动
近期将要举办的活动
查看近期活动
商会会刊
实时查看近期报刊
立即在线下载
网站首页
关于商会
商会概况
组织架构
商会章程
商会服务台
豫商天地
会长风采
老首长
常务副会长
老领导
副会长风采
监事
新老客商
商会动态
招商引资
商会公告
商会要闻
商会报刊
豫商风采
黄河之子
文明探源
风土人情
风景名胜
河南名将
历史名人
服务中心
联系我们
豫商风采
黄河之子
文明探源
风土人情
风景名胜
河南名将
历史名人
电话:020-38391888
传真:020-38391999
地址:天河区潭村路348号珠江·马赛国际商务中心603
豫商风采
首页
>
豫商风采
卢增智:做事先做人 诚信铸成功
分享:
时间:
2018/2/10 10:13:35
做事先做人 诚信铸成功
——访七彩纸品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增智
纯朴开朗的笑容,诚恳幽默的言谈,接触过卢增智的人,无不认为这是个有着极强感染力和人格魅力的人。一聊起事业,他就滔滔不绝,接连带我们参观了旗下的纸品包装公司、广告公司以及印刷厂,热情洋溢一路介绍,还生动形象的讲述了许多行业趣闻轶事,引得整个工作现场的气氛都活泼了起来。看得出,这是个乐观阳光、对生活和事业都怀着满满的信心和美好愿景的人。连他公司的员工都忍不住说:“很少遇到过人这么好、又给我们这么大自由度的老板,在这里工作特别开心。”
身为广州市七彩纸品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元龙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名下有三家工厂公司,同时也是广东省河南商会和广州包装印刷行业协会的副会长,卢增智可以算得上印刷行业里相当成功的企业家。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二十多年前的他,也只是千千万万从外地来到南粤搵口饭吃的打工仔之一,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草根。
在艰难困苦中磨砺
卢增智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人,大学在一所师范学校读体育专业。1990年毕业后,他没有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而是去了县木材公司上班。两年后,因为感情原因,他又放弃了这份稳定的工作离开家乡来到广州,开始面临人生第一个转折点。
刚出来打工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最艰苦的岁月,过着几乎如同流浪一般的生活。可现在回想起来,卢增智都会把这些当做笑谈讲给别人听,从未抱怨什么。在老家上班的时候一个月只有百十来块工资,没有积蓄的他来到广州后身上就剩下一二十块钱。一开始找不到工作,只能数着钱过日子。找工作的时候口渴了,就在路边扒开浮草喝田沟的水。最苦的是住宿问题,中午累了,随便进一片竹林都能找个树荫睡一觉。晚上实在没办法就找一些管道、没水的下水道或者桥洞,在那里睡。曾躲过很多次治安队的纠察和被遣送的风险,他笑言称自己的反侦察能力比较强。有时候,他也会去一个老乡的厂里住,等到深夜12点多,厂里的老板工人都睡了,便翻院墙进去急急忙忙睡一觉,早上六点又赶紧离开,因为这个厂出于治安方面的考虑,不允许非本厂员工留宿,而天一亮大家都起床了。当时的他一天只有两块钱生活费,每天早上吃五毛钱炒粉,中午吃一块钱炒粉,晚上再吃五毛钱炒粉,非精打细算不行。后来终于找到工作后,身上就剩下五块钱,于是他特别豪气的买了五块钱的炒粉,吃完便背着包上班去了。记得很清楚,第一天下班跟老乡去逛街,回来后老乡问他,为什么席子、被子、蚊帐、洗脸盆等等这些必备的生活用品都不买呢?他说,没钱了。那年到了春节,更是没钱回家,第一次在广东过年,他什么好东西都没得吃,只吃了一碗鱼片粥,剩下整个春节期间早中晚都吃泡面,就是这样度过了最难的几个月。
卢增智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纸箱厂做杂工,但月底却拿到了普工的工资,原来他3天便学会了技术。他知道想在这里生存下去,只能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没有别的捷径。那个时候,厂里有一台很重要的机器,会操作的人凤毛麟角,普工开机还要被罚款。他便趁着中午别人休息的时候,偷偷在车间学调机,也不敢开机,调好之后把模板转出来,量量尺寸,摸索着学习。就这样进厂不到一个月,他成了全场**会开这台机器的人。只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卢增智便从杂工到技术工再到仓管、主管,最后升为厂长,这在行业里是从来没听说过的,史无前例。
97年的时候,卢增智曾经有过一次创业经历。当时他做手工挑板质量一流,在白云区小有名气,于是便开始自己做印刷板,生意也很不错。可是不久后又因为感情问题,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整个人非常消沉,于是放弃事业去萝岗当厂长。那个时候在行业当中他的工资算非常高,就觉得一辈子打工就行了,但是他没有想到,这是他打工生涯里的最后一站。
鲜为人知的创业经历
2005年,卢增智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他要正式出来创业了。说偶然也偶然,说必然也必然,促使他走到这一步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当时的工作受老板家族斗争影响很大,他又是厂里的救火队员,技术销售市场一把抓;第二则是受到老乡的影响和启发。
这是在一个印刷厂里做业务员的女孩。有一天,她忽然找到卢增智,说自己想开个纸箱厂。卢增智觉得很奇怪,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女孩居然要开厂?他问她想好了吗,她说想好了,可不懂怎么开。于是热心的卢增智一一给她列出几个关键点:你现在有多少钱?资金从哪里来,设备从哪里来?厂房和资金链准备好了没有?卢增智说,一旦用现在的钱把设备买起来,厂开起来之后资金链出了问题,该怎么解决,这是最关键的,不考虑清楚就不要开厂。过了五天,女孩说这些问题她全部都考虑清楚了,资金链也解决了。卢增智说那你可以开厂了。事实上,这个纸箱厂可以算是卢增智帮她策划起来的。策划完之后他想:她都可以开厂,我为什么不开呢?于是,两个月之后,卢增智迈出了这一步,也算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水到渠成。
万事开头难,尤其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资金是他们面临的**困难。带着身上仅有的几千块钱,卢增智来到了南海。选择在这里创业的原因,是他不想跟在广州的老东家形成竞争关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开拓新的市场,不去动用以前积累的那么多年的资源。11月29号,这是卢增智永生难忘的日子,他的印刷厂正式开业了。
创业初始厂里只有四个工人,加上身为老板的他一共五人,每个月的产值也非常低。租不起正规厂房,他去找了工业区下面的一个仓库,但是在四楼,好在有一个斜坡可以用来下货和拉货。如果他不在厂里,工人们就出不了货,因为刚好五个人能够拉一板纸箱推上这个坡。开厂半年他还没有车,出去跑业务就打的或者借朋友的车。当时**的客户是七喜电脑,是一开始创业就接到的单。可是七喜电脑在开发区东区,离厂里一来一回一百多公里,如果挤公车去要浪费一天时间,什么都干不成了。没办法,他就买了辆车,不敢买贵的,但依然没钱上牌照,最后靠家人援助了一万多块钱。从那之后,他可以开车去跑业务了,但长期都只能一次加五十块钱的油,因为那个时候身上永远只有两百块钱。加油五十块,剩下的一百五十块,他还要留着请客户吃饭。就这样,一边跑销售搞生产,一边一点一点的收款,他才慢慢熬了过来。
但是要经营好一个厂子,所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比如去机械厂买机器现金不够,想扩大生产资金不足。什么都要不停的投钱。被逼无奈之下,卢增智把自己03年刚刚买的房子卖了,用于租厂房、聘请人员和设备更新。
“开厂到现在,8年了,再苦再难,我没拖欠过员工的工资,这是我的原则。”卢增智很认真的说。
慢慢将各种关系都理顺后,2009年公司终于迎来了第一次转折。7月份,他们搬到白云区并且扩大厂房,真正形成了一定规模。另外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是2010年卢增智收购了元龙广告,2011年又收购了另一家印刷厂,同时开始接到三大通讯商的订单,跟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有了业务往来,企业做强做稳了。
能够在印刷行业独树一帜,卢增智的秘诀是“服务”。他的纸品公司和印刷厂业务分两块,一块是日常工作正常的服务。另外则是一般工厂不具备的应急机制,也是从一开始创业就有的概念。一个紧急的订单来了之后,不用动员或者找领导签字,所有工作人员都知道该怎么做。他们的印刷品可以五个小时就出货,最快曾做到两个小时,渐渐在行业里成为了非常突出的优势。
做人当以诚信为本
“如果要说成功的原因,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做事先做人。”这句话卢增智反复提起,事实上,他也做到了。总结经验,他说,前期是人脉的沉淀。打工时期,他无私帮助过很多人,介绍人买机器从来不收回扣,创业后也没有为难过供应商,只赚自己该赚的钱,为此他放弃了很多好处,却多了一帮实实在在的朋友,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他提供了很多帮助。他觉得,这是别人无法享受的资源。
“做人要以诚信为本。”卢增智说,“前几天听别人提起我,说我当初创业的时候也就是租了间房子,然后就把企业做起来了。我心想,对,过程是这样,但是背后的东西你看不到。由于我始终坚持做人要以诚信为本,这么多年沉淀的人脉资源是非常宝贵的。一路走来,打过工的工厂有五六个,每一个工厂的老板都是我的朋友,我没有跟他们发生过任何纠纷和争执。我清清楚楚来你的公司,明明白白的走,所有事情安排好。包括我当了六年厂长的那个老板,他们企业倒闭之后,把业务单全部都放到我这里做。我觉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非常关键,不该你拿的钱你决不能去拿,这是一个底线问题。人生当中有时候你看起来是贪了点小便宜,买个机器收人家两千块,实际上后续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果当初我当厂长的时候也收回扣,这么多年几十万也能拿到手,在当时这是不得了的数字。但是拿到手里就是这么多钱了,现在你照旧什么也做不成,无非还是打工。所以,做人要以诚信为本,以德立世。”
这就是卢增智自己的人生哲学和经商之道,简单朴实却真诚深刻。对于想要踏入创业行列的年轻人,他也有一些忠告。他说,无论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务实,这是一个前提;第二要认清自己;第三,想问题一定要周全,做好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把在创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全部列出来,不能脑子一热一冲动就去做事,那注定什么都做不成。第四,你的业务从哪里来,资金链怎么解决,管理怎么做?都要考虑清楚。
谈到管理,卢增智强调,他当厂长时的座右铭是:每一个打工人员,我都希望他完完整整进来,完完整整离开。在打工这十多年里,所负责的厂子几乎没有发生过工伤事故和消防事故,这也是他的企业在管理上传承下来的一个严格要求。
在员工的眼中,卢增智是一个另类老板。在他的公司,每个人各司其职,不用请示很多东西,只需要给他知情权,然后在每周的例会上把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一起分析解决。大家都表示,从没有经历过放权放到这种地步的企业。卢增智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从员工到管理层,他都充分授权,并且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同时给员工和管理层灌输“在其位谋其政”的观念,让每个人都能够踏实彻底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饮水思源重乡情
事业成功之后,卢增智并不满足,又开始筹划新的发展。最近几年,他曾多次回老家去看,发现内地发展慢,主要是缺乏先进管理理念和开发资金方面的困难。而他在广东打拼二十多年了,具有自身的优势。于是,他开始有意向的在家乡考察荒山和水库,打算顺应国家政策和形势,投资农业口发展养殖业,以此来回报家乡,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卢增智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他为自己身为河南人而深感自豪,也为社会上个别人损毁河南人名誉而异常气愤,曾拍案而起,据理力争,并致力于企业发展、坚持诚信经营要为河南人正名。他常存饮水思源之心,诚心诚意要回报家乡;即便说起商会,也不免有些激动。
“2011年9月17日,我正式加入了河南商会。”卢增智印象深刻到可以脱口而出,将入会时间说得准确无误。正是在这一天,召开了广东省河南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他正式成为河南商会的一分子。他说,其实早就想找到组织的,自己经过多方打听主动申请加入商会,并顺利通过了考察,这是令他特别高兴的事。“因为广东省河南商会是个非常大的平台,聚集了全国知名企业家,而且我们有一个好会长许家印。每年看到省里主要领导参加商会重要活动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得到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商会的重视,也很感谢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所给的许多优惠政策。加入商会后,有了归属感,我也很喜欢与大家交流聚会,觉得跟家乡人在一起特别亲切。”
卢增智特别强调说,商会就是会员的家,大家可以感受同乡情感的温暖,也可以互相帮助。大家离开家乡在外面做生意都很不容易,互相支持很重要,有时候一个电话,甚至一句话,没准就能帮别人解决一个问题,所以以后要找更多的机会与商会的老乡们沟通交流。
有句名言说,一生之中,**的快乐莫过于在最富创造力的岁月里找到人一生的事业。凭着努力、头脑、胸怀和远见,奋斗拼搏二十余载的卢增智从草根走到了成功,无疑是个快乐幸福的人。展望未来,在精心规划的蓝图之上,他也必将会迎来新的飞跃和发展,获得更大的人生快乐与幸福。
(本报记者 朱晓婧)
相关展示
张大校:让梦想照进现实
张景基:艰难玉成 四方云动
庞惠君:向来爱会如家
朱保国:重诚守信
联系我们
电话:020-38391888
传真:020-38391999
邮箱:
hccgp@163.com
地址:天河区潭村路348号珠江·马赛国际商务中心603
微信公众平台
官方手机网站
Copyright 2017 广东省河南商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八喜网络
网站地图
网站管理
备案号:
粤ICP备15028596号-1
商会客服
客服热线
020-38391888
在线客服